伊朗总统从美国空手而归,他这几天就在联合国现场,眼睁睁看着自己国家被全面制裁。
安理会投票结果已经出炉,联合国最后还是恢复了对伊朗的全面制裁,本来当年各方达成伊核协议后,这些措施都被暂停,只是在欧盟启动了所谓的“快速恢复”机制,积极配合美国施压后,伊朗这边也无力回天。
【伊朗总统眼睁睁看着安理会重启制裁】
当初关于伊核协议的2231号决议,则出现了摇摇欲坠的迹象。
『伊朗总统在美国空手而归』
伊朗总统就在美国参加联合国大会,可谓是现场见证了安理会通过决议,快速重启对伊制裁的全过程,这几天下来,他没能与欧洲国家达成协议,更没有与美国谈出一个所以然,最后空手而归。
根据他本人的说法,美国要求伊朗停止铀浓缩并交出铀库存,换来制裁暂缓三个月,这是“羞辱”。任谁都看得出来,美国人的条件,意味着要伊朗“无条件投降”,苛刻如此,佩泽希齐扬没法答应,而且他也没有这个权限。
这也导致,堂堂伊朗总统现在落了个“里外不是人”。
之前佩泽希齐扬被选为伊朗总统时,可是对选民承诺过,会解除伊朗的外部制裁,如果做不到就将辞职,结果一年多时间过去,他什么也没有干成,没有缓和内部矛盾,与美国谈判进退不得,更是眼睁睁看着联合国重启制裁。
【伊朗内部矛盾愈发尖锐】
很明显,他的承诺,超出了自身的能力,也不知道佩泽希齐扬会不会“悔不当初”。
这下好了,本来强硬派对佩泽希齐扬不满也不是一天两天了,现在重返伊核协议的大计功败垂成,推佩泽希齐扬上台的改革派也开始不待见他了。
趁着佩泽希齐扬在美国颗粒无收,伊朗国内舆论对其大肆声讨,改革派毫不掩饰对总统的失望,就差指着鼻子骂他“无能”了。
强硬派则另有打算,开始清算伊核协议,认为伊朗当初妥协就是个战略错误,浪费了整整十年。
可以预见的是,制裁并不会让伊朗变得更团结,只会让内部矛盾变得更尖锐。
【美欧执意重启制裁施压伊朗】
『美国视伊朗底线如无物』
打从一开始,伊朗的底线就摆在那里,坚决不会放弃和平发展核能的能力。
只是伊朗与西方之间没有什么互信,西方并不相信,伊朗不断推动铀浓缩活动,仅仅只是为了和平利用核能而已,而没有别的心思。
总之,对伊核问题,一定要防患于未然,为此可以“不择手段”。所以我们就能看到,以色列利用在伊朗构建的情报网,率先发动了袭击,铲除了一批高级将领以及核物理学家。后来美国也下场,对伊朗的核设施进行了精准打击。
伊朗的报复措施,则显得雷声大雨点小,但并不妨碍他们渲染成一场胜利,似乎能在美以同盟手下坚持十二天,就已经是很了不起的事情了。
伊朗要想摆脱目前的处境,要考虑的不是怎么报复美国和以色列,而是怎么让对方有所顾忌。只是伊朗内部态度不坚决,依然对美伊谈判有幻想,才蹉跎至今,错过了大量机遇。
【特朗普摆明要对伊朗极限施压到底】
伊朗方面认为,自己对伊核协议,已经尽力履行了所有义务,是美国毁约在先。当初正是特朗普宣布退出伊核协议,现在又要对伊朗穷追猛打,提出各种不切实际的条件,导致美伊谈判难有进展。
欧盟原本有义务监督美国,现在却主动扮演了一个帮凶的角色。
不过从美欧的视角来看,是伊朗抗拒与美国进行谈判,才迫使他们采取行动。
『伊朗的应激反应,美国也不放在眼里』
某种程度上来讲,联合国恢复制裁,并不会让伊朗的经济情况变得更加恶劣,因为本来就在谷底了,不剩多少下探的空间。
何况自从美国退出伊核协议后,就单方面恢复了制裁,并一直持续至今,所以伊朗已经跟制裁措施斗了好几年了。
话虽如此,美欧目前的敌对行动,伊朗还是需要给出回应,以显示自己不是无动于衷。
伊朗已经召回了他们驻德国、法国和英国大使,但这似乎还不足以泄愤,议员呼吁驱逐欧洲国家的大使,将关系降到代办级别,暂停所有形式的合作。
更有甚者透露,国家安全委员会正在牵头与其他国家机构协调,研究退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和发展核武器的问题。
【伊朗接下来何去何从,佩泽希齐扬估计也没头绪】
这是伊朗的应激反应,不过美国完全不当一回事。美国国务卿鲁比奥表示,伊朗需要进行直接谈判,不得混淆视听,外交“仍然是一种选择”。
只是对伊朗而言,美方的表态,多少有些“倒打一耙”的意味,再说了,美国近期的所作所为,不像是给伊朗有选择的样子。
说白了,伊朗在中东格局缺乏议价权,只能被动挨打,可能只有伊朗才会认为,自己是“十二天战争”的胜利者,但伊朗宣传的战果,并没有为自己带来谈判桌上可用的筹码。佩泽希齐扬从美国空手而归,完全在意料之中。
凯狮优配-配资怎么开户-高杠杆股票-券商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