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警一直对菲方坐滩军舰严密监视,菲军不敢靠近。如今僵持了三个月, 目前,中方出于人道主义的考虑,放行菲律宾军方补给船只。 德雷山号上的人员成功拿到吃的食物,同时完成了人员轮换,据称菲方坐滩军舰德雷山号上的人员,已经奄奄一息。 对此,菲方也对外通报了,但丝毫没提中方放行一事,只是说:没有发生流血事件。 显然,菲方没有任何感谢中方的意思,他们还不明白,中方放行,是出于人情考虑,不想饿死人,只是守住我的规则和立场。菲方不要得寸进尺。 【无法前进一步,菲军船队只能放弃】 自今年8月19日菲律宾方面做出挑衅举动以来,中方迅速做出反应,展现出强大的应对能力与决心。5艘海警船、11艘硬壳式快艇以及9艘海上民兵船迅速出动,构建起了一个梯次分明、严丝合缝的执法阵型。 从兵力部署不难看出,中方早已预判菲方可能的挑衅,对各种突发情况做好了万全准备,若菲方敢越过底线,比如动用武器或造成人员伤亡,中方必然会采取更加强硬的反击措施。 事发后,三艘菲律宾执法船从巴拉望岛港口驶出,沿着菲律宾单方面划定的所谓“近海航线”,向仁爱礁方向行进。当它们进入中国南海九段线,抵达距离巴拉望岛约100公里的半月礁周边海域时,迎面遭遇了中国海警5304舰的正面拦截。
半月礁地处巴拉望岛与仁爱礁之间的关键位置,从这里到仁爱礁的直线距离同样约为100公里,是菲方补给船队前往仁爱礁的必经之路。在后续行动中,中国海警5304舰始终与菲军船队保持安全距离,持续对其进行跟踪监视。随着时间的推移,菲军船队面临的困境逐渐加剧,燃料与淡水的消耗不断增加,而他们距离目的地仁爱礁却依旧遥不可及。 从中菲双方公开的信息可知,自2024年6月17日至2025年9月5日期间,菲律宾方面对仁爱礁那艘非法坐滩的破船一共进行了10次补给 。最近的一次补给发生在9月5日,而上一次补给则是在5月16日,两次补给之间相隔长达112天。 在这漫长的等待期间,“马德雷山号”上的人员物资短缺问题日益严重,说他们奄奄一息毫不为过。菲军船队在面临如此困境下,最终只能无奈放弃此次补给行动,黯然折返。这一结果再次证明,中国在南海海域的管控能力与决心,任何试图挑战中国主权的行为都难以得逞。
【小马科斯当众哭了】 在菲律宾军方成功完成对“马德雷山号”军舰的补给之际,菲总统小马科斯的一个举动引发了广泛关注,他当众哭了,而且哭得猝不及防。 这一幕发生在9月6日小马科斯接受访问期间,他直言菲律宾人民的生活愈发辛苦,经济状况愈发窘迫,民众生活质量每况愈下。
菲律宾近年来与中国在南海问题上持续对抗,这种紧张局势对菲律宾国内经济产生了诸多负面影响。中菲外交关系的恶化,使得菲律宾渔业遭受重创,大量渔民失去了重要的渔场,收入锐减。经贸关系的紧绷也让众多依赖中菲贸易的企业陷入困境,导致物价上涨,普通民众生活成本大幅增加。与此同时,就业机会的减少使得菲律宾民众的生活压力进一步加剧。 小马科斯试图通过落泪这一方式,向国内民众示弱,博取同情,塑造出一种“不是我无能,而是外部世界逼迫”的形象,以此来缓解国内民众对其政府在经济治理和外交政策上的不满情绪。 如今,菲律宾在南海问题上并未取得实质性进展,反而让国内经济陷入困境,民众生活苦不堪言。这一局面的出现,小马科斯及其政府难辞其咎 。他的眼泪,与其说是对民众生活的同情,不如说是对菲律宾当下内外交困局面的无奈与焦虑的宣泄。
【这艘破船如何解决?】 1999年,菲律宾以“船底漏水、需要紧急修理”为借口,将原本用于两栖作战的“马德雷山号”登陆舰故意搁浅在仁爱礁。令人不齿的是,这一“搁浅”行为,竟然持续了长达25年之久,成为菲律宾侵犯中国领土主权的铁证。 有专家分析,要将这艘在海水中浸泡了25年的“马德雷山号”从仁爱礁拖走,已然成为一项几乎不可能完成的艰巨任务。 长期的海水侵蚀,使得船体的金属结构遭受了严重的腐蚀。 一来,是担心强行拖走会导致解体,污染环境,二来,菲方政客为了谋取自身政治利益,不断在国内煽动民族情绪,宣称“中方若强行拖走船只,就是对菲律宾宣战”。 面对这一难题,张召忠教授曾公开表达过自己的观点。 他认为,既然菲律宾采取耍赖的手段,那么中国也可以采取相应的策略与之周旋。“马德雷山号”只是一艘破船,并非永久性的建筑物,且历经20多年的风吹浪打,迟早会自然散架。 那时候你该拖走拖走,拖不走我们给你弄走。 如今,小马科斯当众哭泣,或许他在这一刻也深刻意识到,为了一艘破船,让菲律宾与中国长期对抗,不断消耗自身国力,实在是得不偿失。
凯狮优配-配资怎么开户-高杠杆股票-券商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