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祁连县与青海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联合打造的2022级地理信息科学专业“校地共建”《3S综合实习》课程,荣获“2025九州杯全国研学课程设计大赛”特等奖。这标志着双方“校地共建”育人模式及生态文明与教育融合实践获得国家级高度认可。
该课程创新构建“校—地—企—研”协同育人体系,以祁连县1.39万平方公里高原地貌为实践基底,串联15个特色研学点位,整合自然生态、红色文化、科研实践、民族风情等多元主题。课程运用无人机航拍、地面调查等技术手段,完成生态保护图谱与地貌演化模型,形成了兼具思想性与专业性的研学成果,并打造出“天境祁连”生态研学线路。
近年来,祁连县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围绕省委、省政府赋予海北州在“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中走在全省前列的战略定位,立足县域生态优势和资源禀赋,充分发挥红色教育主阵地作用,系统开展生态研学活动,推动文旅产业与生态文明建设深度融合,为绿色发展注入强劲动能,持续厚植全民生态文明理念。通过引入智力资源,祁连县在生态旅游产品升级、产业融合创新等领域实现突破,探索出一条“高校智慧+地方实践”的特色发展之路。
在创新融合发展模式方面,祁连县坚持“文旅+生态+教育”融合发展路径,以自然研学、科普教育、文旅体验为重点,探索生态研学新模式。祁连县联合青海机场公司、青海师范大学开通首条生态研学主题航班,创新实施“高空俯瞰+地面科考”教学模式,打造了青藏高原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生态教育的 “空中课堂”。同时,紧扣群众多样化出游和运动需求,精心组织徒步登山、骑行露营等多项户外运动赛事与体验活动,为游客、学生和干部职工提供沉浸式、体验式自然教育平台,持续扩大祁连县在生态研学和户外运动领域的影响力,拓展文旅产业新空间。
展开剩余44%此外,祁连县还搭建了红色文化“大课堂”,丰富教育载体。以“一地一书一剧一课一盟”红色研学体系为支点,利用红西路军和解放军二军纪念园、黄番之战遗址等20个红色研学点,通过图片、投影、雕像等方式展陈带有红色记忆的实物,让研学者能够触摸历史脉搏。同时,梳理撰写《熊厚发祁连就义》《红西路军在祁连》等20余部红色故事,新创作完成《祁连忠魂之黄番寺大捷》等2部红色舞台剧,录制《红西路军精品党课》《红色故事我来讲》等12期视频节目,进一步丰富研学知识内涵。
在加强产学研合作方面,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带队赴北京拜访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重点高校,就构建产学研合作机制进行深入交流。高校研究生寒假实践团队围绕“生态研学发展”“新型城镇化与城乡融合”等前沿课题开展专题研学调研,为祁连城乡融合发展、生态旅游产品开发等提供创新思路与决策参考。同时,在省文化和旅游厅的支持下,联合北京市教委和中国科学院共同组建2025年青海省生态研学旅游考察团在祁连县开启生态探索之旅,通过实地考察与科研分析,充分挖掘生态资源的科普价值与文旅潜力。
发布于:北京市凯狮优配-配资怎么开户-高杠杆股票-券商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