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伏天里吹空调,上半身冒汗,膝盖却裹着毯子;吃口冰淇淋就上火,喝杯姜茶又拉肚子……
如果你也经常在这种"冰火两重天"里反复横跳,很可能是被"上热下寒"体质盯上了!
这种体质,就像身体里住进了两个极端分子:心肺燥热似火焰山,手脚冰凉如广寒宫。
总之,上半身跟下半身各难受各的,仿佛不是一个整体?
图片
其实这种看似矛盾、冰火两重天的情况,就是中医上所说的“上热下寒”。
而且现在才中伏,到后面情况只会越来越严重、越来越难受!
可能有朋友还不明白什么叫做“上热下寒”?简单点讲,就是热证与寒证并存,比如:
图片
上热表现为
容易口干唇燥、口腔溃疡、牙龈出血肿痛、嘴角起泡、鼻干咽燥、嗓子痛、眼干眼涩、长痘、流鼻血。
下寒表现为
小肚子大,小肚子凉,怕冷、容易拉肚子,便秘,尿频,夜尿多、手脚冰凉、痛经、小腿容易肿。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这就要从中医把人体分为上、中、下三焦说起了。
图片
正常情况下,整个身体周遭运作应该是交融在一起的,尤其是在中焦,中轴是运作在一起,寒热交融在一起。这里提到的中焦,就是指我们的脾胃,脾胃是五脏六腑的中心,其他脏腑都要围绕着它转。只有脾胃功能好,能够顺利地进行脾升胃降,才能有条不紊的工作。
图片
一旦脾胃功能出现问题,中焦停滞,不好好工作了,就会导致寒性下沉,往下走,火性上炎,蹭蹭往上走,从而出现上热下寒的情况。也就是说总结起来,主要有两方面原因导致了上热下寒:1、上面的火下不来,下面的水上不去,中焦脾胃功能下降了。 2、上面的火太旺盛,或者下面的水太少,水压不住火了。这里大家也不妨思考下,遇到这种情况,我们是应该先降火,还是先驱寒呢?
图片
相信有尝试过的朋友可能已经发现了,如果只是一味地降火,那么上火的频率只会越来越高,程度也越来越重。因为很多败火药都属于寒凉之物,服用它们只会让你寒上加寒,脾胃更加不能好好工作;但如果只是用温通的方法驱寒的话,又有可能还不等下边的寒解决掉,火就已经越积越多了……
图片
那上热下寒到底应该怎么解决呢?其实说来也简单,既然我们要把火引下来,必须得经过中焦脾胃这个要道;水要上去也必须经过这里,那是不是就可以理解为打通中焦要塞才是调理上热下寒的当务之急呢?如此一来,调理办法也很明确了,那就是引火归元。只要让中焦运作起来了,水能上去了,在上面的火就能引下来了,虚火也就不乱窜了,自然也就不会上热下寒了。
图片
说完了内调,这里再给大家介绍两个外治的小方法:1.温脐法温脐法主要起到温中健脾的作用,通过脐疗的方法,有利于脾胃功能的恢复。需要准备艾叶或者艾条的艾绒、花椒与桂圆、稍宽一点的医用胶布(建议睡前用)。【做法】1.花椒压碎备用 ;2.挑一元硬币大小的艾叶,搓成艾绒了,或者直接用艾绒 ;3.取一颗桂圆剥壳去核,将桂圆肉用手直接撕成细小的碎片 ;4.艾绒、适量花椒粉与桂圆肉一同混合 ;5.塞到肚脐眼上用医用胶布粘住。
图片
2.泡脚艾草煮水泡脚,也是去虚火、引火归元很好的方法。泡脚的时候建议水位没过脚踝,水温在40℃左右,稍微有点烫手即可。
图片
另外,上热下寒的人,平时不要饥饱失常,尽量吃七分饱,给脾胃留点运化的空间。好啦,以上就是关于上热下寒的全部内容,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图片
图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凯狮优配-配资怎么开户-高杠杆股票-券商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